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16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考古实习圆满结束

2018-10-19 文字:  点击:[]

烈日炎炎,七月的夏天燥热,使人焦灼。学院2016级文物与博物馆学全体同学翘首以盼,希望能够早日进入考古工地,进行田野考古实习。考古实习之于考古人,如辽阔草原之于马驹,如广阔蓝天之于雏鹰,这是一个考古文博学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812日下午,学院召开“田野考古实习动员大会”。学院党总支书记梁文美,副院长乌铁红,班主任张晓东,带队老师许鹏飞参加动员会。在本次会议上,梁书记重点强调了考古实习的重要性,勉励大家认真学习,磨练技能,注意安全,确保考古实习顺利完成。

813日-10月上旬,全体师生在石口子遗址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河套二期项目考古实习。

河套地区是黄河中游与下游的交接地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碰撞。该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大路新区石口子村西南约2.5公里处,坐落在黄河西岸一山顶上。据考古工作者推测,4000年前黄河两岸征伐不断,因此文化遗迹十分丰富。石口子遗址包含战国——朱开沟文化——龙山文化,其中又以朱开沟文化为主,出土遗迹遗物丰富。此次发掘共1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4米,同学们3-4人一组,共分十个探方。历经50余天的发掘,发现遗迹单位土坑竖穴墓3座,瓮棺葬1座,半地穴房屋8座,灰坑108个,灰沟2条;出土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若干。

白居易有诗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用来形容田野考古工作再合适不过,炎炎夏日,便是站着不动,汗水也不住地往下流。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领队老师和我院考古文博系老师,兢兢业业,与学生们同吃同住,每天上山下山各两趟,从未缺席。当下雨天休工时,他们给学生们开设工地课堂,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他们将学生看作未来的同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田野考古实习,先后两次赴鄂尔多斯市看望正在实习的学生。实习工地伙食质量相对不高,领导们从呼和浩特市为同学们采购了羊肉、水果等。中秋节前夕,学院教师特地准备了月饼等食物前来看望大家。有很多同学是第一次,甚至有个别同学已经在工地上度过了两个中秋节和国庆节,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让实习的同学们心里倍感温暖。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进入到农历八月,河套地区的天气越来越凉,白昼也逐渐变短,太阳起的越来越晚。考古工地的同学分三批撤回了学校。最后一批的同学坚持到了十月上旬,整个考古工地结束。

动员大会

内蒙古考古研究所领导悉心指导

专业老师认真指导

合影

上一篇: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下一篇: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