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为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2020-10-14 文字:  点击:[]

 

101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刘国祥研究员为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师生做“红山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探源”学术报告,学院党委书记梁文美主持报告会,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刘国祥研究员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讲话精神使在场师生备受鼓舞。

刘国祥研究员对从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发掘,中国考古学诞生后的考古工作进行了回顾,他说,近百年里考古工作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无论条件怎样变化,考古工作的性质是不变的,中国考古事业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前人为之付出的心血,我们对考古事业的热爱也未曾改变。

刘国祥研究员对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他说,中华文明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因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断吸收别的文化因素为自己注入了新的血液,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最后,刘国祥研究员讲述了玉龙的演变历程。从红山文化至明清历代,尽管各个时代玉龙造型各异,但各个时代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红山玉龙的韵味,红山玉龙称之为“中华第一龙”当之无愧。

刘国祥研究员使用大量的发掘资料与图片,对我国8000多年使用玉器的历史和古人精湛的制玉技术进行了细致讲解,提出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开始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刘国祥研究员说,我当年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穿越了时空,穿越到了8000多年前,房子里的器物还像以前一样摆在那里,而这房子的主人,就在旁边安静地躺着……

“中国境内名山很多,如果说哪一座山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唯有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辽西地区山梁纵横,如果说有哪一道梁见证了红山文明的崛起与辉煌,那就是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

本次学术报告会,刘国祥研究员本着对考古事业的热爱,通过亲身经历的考古工作,对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做了生动而严谨的探索,为在座的师生事来一场高质量的学术分享。增强了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专业师生坚守考古事业的信心,为提升学院考古学学科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刘国祥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会现场

 学术报告会现场

与学生互动

与学生互动

与学生互动

学院党委书记梁文美主持报告会并做总结 

上一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向燕南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讲座 下一篇: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举办十月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蒙ICP160023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