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上午,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系主办的第一期“青年史学工作坊”在学院会议室F3004举行。“青年史学工作坊”是面向历史系青年教师开展的系列学术活动,旨在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为全系教师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本期工作坊由历史系青年教师张懿德博士进行汇报,题目为《明末名臣王在晋历史形象的书写与塑造》。历史系主任王星晨老师主持活动,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李德锋教授、历史系金鑫教授担任评议,历史系教师胡玉春、王丽娟、王安宇、白坤、宋文、刘一奇及本科生、研究生三十余人参与活动。
历史人物研究一直是历史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话题。王在晋是晚明政坛中具有重要地位且极具争议的人物,这不仅由于其官至辽东经略、兵部尚书,几乎位极人臣,更主要的是缘于他任职辽东经略期间力主据守山海关附近,而与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防守宁远的主张相冲突,进而引发明廷关于守辽政策的讨论。时人和后人对此评价不一,其人物形象亦呈现出多重面相。
张懿德老师在爬梳、比对、辨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明末名臣王在晋历史形象的塑造与书写作了贯通式的考察,认为王在晋形象的塑造、书写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明末辽事危急、用人捉襟见肘之时,王在晋以“济世之臣”的形象进入明廷决策中枢,后因广宁之败和他任职经略期间被孙承宗替换而受到朝臣质疑,其“济世之臣”的形象最终在士人褒扬孙承宗殉国气节的赞誉声中宣告瓦解。入清以后,在官方标准影响下,孙承宗、袁崇焕得到肯定,曾与孙、袁二人有不同政见的王在晋被不断贬低。清末、民国年间,内忧外患,社会需要孙承宗、袁崇焕这样的英雄人物激励国人士气,王在晋的“误国庸臣”形象最终愈加牢不可破。尽管如此,王在晋在其家乡以及曾为官主政一方的地方志文献中,依然保持着乡贤名宦的形象,反映出地方乡土文化的庇护。此外,张懿德老师还探讨了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相关问题。
张懿德老师的分享结束后,李德锋教授和金鑫教授分别进行评议。李德锋教授对“青年史学工作坊”学术活动的开展寄予了美好的希望,对张懿德老师的精彩汇报亦予以肯定。同时,李德锋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就论文选题中的问题意识、论文写作中史料地搜集与运用、历史人物如何进行研究和评价等多方面表达了意见和建议。金鑫教授首先对此次讲座的核心观点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概括,肯定了这一选题的学术价值。与此同时,金鑫教授针对史籍记载的主观倾向性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也表达了对“青年史学工作坊”系列学术活动的期待和对青年教师学术成长的祝愿。随后,刘一奇、宋文、王安宇、白坤、王星晨、王丽娟诸位老师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对此次讲座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分享了各自的体会。大家还围绕历史研究中人物评价、史学的求真与致用、历史书写与塑造以及史料搜集辨析与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最后,张懿德老师向各位老师和同学表达了感谢之情,学术活动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供稿: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系
照片及海报制作:石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