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绥远奏议>简评》,《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2、《绥远地区的新学创办》,《蒙古学信息》,1999年第3期。 3、《贻谷在绥远城将军任内的编练新军》,《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 4、《略论清末绥远地区的蒙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5、《清末新政在绥远地区一些领域的推行及其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6、《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政策及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北洋政府的民族政策与内蒙古的民族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8、《试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首选东北的原因》,《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9、《巴黎和会期间的顾维钧》,《档案与社会》(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学会主办),2005年第1期。 10、《中共关于内蒙古民族问题的四个纲领性文献》,《蒙古史研究·第八辑》(中国蒙古史学会主办),2005年6月。 11、《“四三”会议与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重大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2、《略论抗战期间中共深化对国内民族问题的认识及相关探索》,《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6年11月20日出版)。 1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包头地区水灾初探》,《内蒙古史志》,2007年第2期。 14、《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关于民族自治自决与联邦制的构想》,《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6期。 15、《建国初期统一内蒙古行政区划的决策及其实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8年第8期) 16、《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与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7、《特殊的历史特殊的人群:知识青年的下乡与返城》,《档案与社会》(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学会主办),2008年第3期。 18、《中国农村万元户的诞生》,《档案与社会》(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学会主办),2008年第5期。 19、《略论建国以来关于阴山岩画的考察与保护》,《河套文化论文集》(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0、《试论清末绥远地区的蒙垦》,《河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1、《略论内蒙古自卫解放战争》,《河套文化论文集》(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22、《建国初期统一内蒙古行政区划的决策及其实施》,全文转载于《察哈尔绥远历史沿革考录》,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23、《内蒙古牧区牧主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增刊)。 24、《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土地工作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5、《内蒙古自治学院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6期。 26、《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干部与少数民族人口关系之考察(1949—1965)》,“民族自治地方建设的历史经验”研讨会论文集(呼和浩特),2012年8月编印。 27、《简述土默特革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28、《试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哈尔盟分会的历史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9、《试论内蒙古关于牧主和牧主经济的民主改革》,《前沿》(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30、《略论绥远抗战时期的援绥运动》,《内蒙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中央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