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德终始学说中的水德与秦汉政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4期。
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传染病防治立法》。《光明日报》2003年10月14日。《理论周刊.历史版》。
3.《论秦始皇对五德终始学说的改造》。 《人文杂志》2003年6期。C级。
4.《论乌兰夫对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贡献》。《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4期。C级。
5.《论神仙学说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2期 。
6.《论乌兰夫重视培养民族地区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乌兰夫诞辰一百周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
7.《论汉代“过秦”思想的历史局限》。《史学史研究》2009年3期。
8.《孔颖达在文献注释方面的成就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4期。
9.《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5期。 。
10.《秦亡于二世的历史文化因素考察》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5期。
11.《关于秦朝“逆取顺守”之假说》。《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6期。
12.《关于乌兰夫同志的民族思想与实践》。《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3.《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地位与多元文化》。《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4期。
14.《匈奴族史学的特点》。《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5期.
15.《从“闻匈奴中乐”看游牧文化的人文精神》。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年4期。
16.《乌兰夫发展民族高等事业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4期。
17.《西部高校要实施人才“留心工程”》。《党建与人才》2000年7期。
18.《中国历史上的避讳与避讳制度》。《内蒙古地方志》1999年3期。
19.《秦始皇执着求仙的原因探析》。《秦文化论丛》(第八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20.《论史学对秦始皇及其统治政策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专刊)。
21.《论高校在西部大开发的地位与作用》。《前沿》2001年9期。
22.《论汉代限制“官营二业”与提倡厚俸养廉的思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
23.《档案工作者应该学习司马迁的哪些精神》。《西案档案》2000年1期。
24.《论乌兰夫在创建内蒙古大学过程中的民族教育思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1期。
25.《湘水女神与巴山寡妇——对史记中与秦始皇有关的两位女性的史料解读》。《秦文化论丛》(第十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
26.《论商鞅变法对我国古代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三秦出版社2004年6月。
27.论汉代五原太守崔寔边疆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内蒙古史志》2005年1期。
28.《乌兰夫与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1期。
29.《新秦与新秦中名称形成考》。《秦汉研究》(第一辑)。
30.《论统一后秦吏治败坏的原因及与秦朝速亡之关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期。
31.《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区域文化特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6期。
32.《秦朝高压政策下士人阶层的不同抉择》。《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3期。
33.《论历代悲悯昭君诗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
34.《论秦始皇的理论创新》。《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3期。
35.《档案成就的汉初三相》。《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期。
36.《论亡秦之鉴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秦汉研究》(第三辑)。
37.《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再探析》。《秦汉研究》(第四辑)。
38.《论匈奴史学的表现形式》。《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年5期。
39.《从沙丘政变看历史发展中的偶然与必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5期。
40.《论游牧文化对秦文化的影响与秦对游牧文化的整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2期。
41.《昭君文化散论》。《实践》(思想理论版)2011年4期。
42.《西汉盐铁会议上的过秦与道秦》。《史学史研究》2011年3期。
43.《阴山文化史研究评述》。《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4期。
44.论司马迁对秦史研究的贡献与突破》。《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5期。
45.《故土文化与昭君出塞》。《秦汉研究》(第五辑)。
46.《汉武帝转变对匈奴政策的原因新论》。《秦汉研究》(第六辑)。
47.《关于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两个问题辨析——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河北学刊》2012年5期。
48.《论农耕传统对中国高储蓄率的影响》。《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6期。
49.《关于秦北击匈奴的若干问题辨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1期。
50.《秦始皇权力万能思想与秦汉政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期。
51.《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文明与野蛮”之辨——从昭君形象的悲剧化色彩说起》。《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52.《秦汉社会如何评价北击匈奴的战争》。《秦汉研究》(第七辑)。
53.《论关塞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作用》。《朔方论丛》(第三辑)。
54.《长城非“中国古代中原政权边界”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1期。
55.《论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内蒙古大学学报》2014年1期。
|